星辰通信(01155)去年純利5092.2萬人幣升26% 不派息

星辰通信(01155)去年純利5092.2萬人幣升26% 不派息 31/03/2016

星辰通信(01155)公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全年度業績:

股東應佔溢利:5092.2萬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升25.77%

每股基本盈利:6.54分

派息:無

2016-08-31 09_59_17-SharekingChart11552016-08-31 10_06_44-SharekingChart1155W星辰通信(01155)中期純利5501萬人幣升22% 不派息 30/08/2016

2016-08-30 14_38_47-星辰通信 CENTRON TELECOM - 免費即時股票報價- 股票圖表分析 HK Stock Chart - 經濟通2016-09-05 14_02_21-SharekingChart1155

2017-02-08-10_32_59-%e6%98%9f%e8%be%b0%e9%80%9a%e4%bf%a1-centron-telecom-%e5%85%8d%e8%b2%bb%e5%8d%b3%e6%99%82%e8%82%a1%e7%a5%a8%e5%a0%b1%e5%83%b9-%e8%82%a1%e7%a5%a8%e5%9c%96%e8%a1%a8%e5%88%86

星辰通信(01155)公布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

股東應佔溢利:5501.4萬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升22.48%

每股基本盈利:7.06分

中期息:無

黃瑋傑 : 需求增長強 星辰純利急升   20/10/2016

星辰通信(1155)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無綫電信覆蓋系統設備和專網通訊系統及產品,今年上半年度團實現收入7.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4.3%。其中,來自無綫電訊覆蓋系統設備業務的收入為6.84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佔集團收入86.9%;專網通訊系統及產品業務收益為1億元,增12.8%

雖然其上半年度收入僅微增,但通過產品結構調整,集團4G新產品如多制式數字分布系統、高性能射頻器件、多制式多頻室內分布解決方案等兼容不同網絡營運商規格的產品均保持強勁增長,而且該等產品因技術含量較高,毛利率亦相對較高。因此,集團上半年度毛利率按年升4.7個百分點至27.2%,帶動純利增長逾20%至5,500萬元,純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1%提升至7%。

展望未來,隨着4G網絡基礎建設的全面投入,未來兩年將是4G網絡覆蓋優化產品全面鋪開的時期,集團將持續推動多制式數字分布系統、相容TDD-LTE/FDD-LTE的多制式+多頻室內分布解決方案及室外覆蓋優化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專網通訊系統及產品已成為專業使用者的普遍選擇,特別是在搶險救災及應急通信方面。集團將投入與互聯網結合行業專網資訊數碼化的產品,為市場提供更全面專網通訊數碼化系統工程解決方案。建議買入價0.57元,目標0.65元,止蝕位0.53元。

心安財安:

邦訊技術涉嫌隱瞞重大資訊 或掩蓋星辰通信資產二次上市深圳電視臺

2012年05月04日12:36    來源:人民網-股票頻道綜合

分享到…分享到人人分享到QQ空間

4月25日,邦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邦訊技術”)完成了申購,即將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邦訊技術的實際控制人為戴芙蓉夫婦,合計持有5760萬股,占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72%。

本台記者調查發現,邦訊技術在招股書中多次提及的競爭對手星辰通訊,竟然是戴芙蓉的哥哥戴國偉以及堂哥戴國良、戴國裕三個人作為一致行動人共同控制的。也就是說,邦訊技術若實現上市,泉州戴氏家族將奇跡般的控制著兩家構成同業競爭的上市公司:香港上市的星辰通信(HK 01155)和境內上市的邦訊技術(SZ300312)。然而,戴家人這一關聯關係,使邦訊技術的上市不但違反了證監會保薦工作關於同業競爭的處理意見,同時其招股書自始至終未披露這一重大資訊,涉嫌構成重大遺漏和虛假資訊披露。

此外,邦訊技術2004年被評估2000萬、用以出資的核心技術:“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延伸覆蓋系統”的來源,也指向了星辰通訊的控制人,因而邦訊技術的獨立性成疑。這一切,使人懷疑是否為戴氏家族的深謀遠慮,通過幕後的利益輸送和股權安排,從而暗中助邦訊技術成為其資產的二次上市圈錢呢?

不妨讓時間回到2004年,來瞭解當時邦訊技術疑點重重的技術出資和股權轉讓。

  關鍵先生戴國裕

邦訊技術成立於2002年10月,本是由華為公司的兩位員工投入20萬現金,並以一項評估了480萬的非專利技術出資設立的。這使得邦訊技術500萬的原始註冊資本中,無形資產的出資竟達96%!

當時註冊在北京中關村的企業,可以突破國家規定的無形資產出資最高占比20%的限制,因而吸引了很多科技企業來此創設。而這一特殊待遇和北京的地域優勢,也吸引了來自福建泉州的從事移動通信網路優化服務的戴氏家人。

2003年12月,戴國裕和戴芙蓉的丈夫張慶文兩人以60萬元低價受讓了“經營不佳”的邦訊技術全部500萬股股權。接著,2004年4月,兩人以非專利技術“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延伸覆蓋系統”連同500萬現金,對邦訊進行了增資,這次增資後邦訊技術的註冊資本達到了3000萬元。

這項用以出資的非專利技術,經北京市洪州資產評估公司當時評估的價值為2000萬元。公司為此解釋了其物有所值:“‘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延伸覆蓋系統技術’自2004年 5月14日增資時投入使用,評估時期為2004-2012年。 2008-2010年,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 4.89億元、淨利潤 8940.78萬元。同時,發行人數項研發成果以此非專利技術為基礎。”

而這項今後成為邦訊公司核心的非專利技術,竟是戴國裕、張慶文兩人“利用業餘時間的非職務成果”,從投入和分工來看,戴國裕是負責“技術研發”,而張慶文是“財務支持”。

 戴國裕何以能技術研發?張慶文為何要財力支持?

原來,戴國裕是福建先創電子有限公司的核心高官,這家源於1989年的公司,已是中國三大無線覆蓋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戴國裕的哥哥戴國良則是福建先創的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

而戴芙蓉是戴國良、戴國裕的堂妹,2001年,28歲的戴芙蓉和丈夫張慶文剛出道,共同出資30萬創辦了南昌科創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開始從事無線網路優化系統的代理業務,而代理的客戶正是福建先創。

福建先創的主營業務,一直是“無線覆蓋解決方案”。戴國裕早於1994年就加入了福建先創,一直負責全面管理。按星辰通信的表述:“戴先生在電信行業具有近20年的銷售和管理經驗。”

而這項“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延伸覆蓋系統技術”,本應該是福建先創的研發範圍。戴國裕作為福建先創的核心高管,“利用業餘”研發此項關聯技術出於何意?又如何能撇清非職務成果?該行為是否構成競業禁止了呢?

更大的可能,這項非專利技術是來自福建先創的幕後安排?而這整盤棋,或許只有戴家人自己心裡最清楚。從星辰通信上市時披露的財務資料可以看到,其2006年銷售收入已過5億,而邦訊技術則剛剛起步,需要幫扶。

但不管怎樣,戴國裕的這次投入,使得戴國裕和戴芙蓉夫婦間原本屬上下游的協同關係,變成了日後的競爭關係。

這個“蹊蹺的”歷史使命完成後,戴國裕表示“在福建先創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導致其沒有更多精力關注邦迅的發展和管理”,因而退出了邦迅技術。2005年8月,戴國裕將其持有的邦迅全部37.5%股權,即1125萬股股權以50萬元甩賣給了堂妹戴芙蓉。

至此,戴芙蓉夫婦看似成為了邦訊技術的控制人。

關於這個構成邦訊技術獨立性疑點的非專利技術,福建先創於2011年3月出具了《非職務技術證明》,證明當時戴國裕和張慶文的此項技術與福建先創無關。但戴國裕位居福建先創母公司星辰通信的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是星辰通訊的二號人物,如何自證清白?更關鍵的是,星辰通訊的公眾股東們是否知情?他們一定難以理解為何公司的行政總裁幫助邦訊技術和自己來競爭呢?

雖然戴國裕離開了,但其實在他離開邦訊前的半年,因為一次股權的轉讓,從而使福建先創和邦訊技術兩家公司變成了直系親屬的關聯關係:2005年3月,戴國裕、戴國偉分別以240萬元、60萬元受讓了福建先創16%和4%股權,從而與戴國良一起,三人共同成為福建先創的一致行動人,並開始運作境外上市,直至07年成功在香港掛牌。

星辰是個殼 裡面是先創

星辰通訊只是戴氏家族註冊在開曼的一個持股平臺,其內核是福建先創。“我們是一家在開曼群島註冊的控股公司,幾乎我們所有的業務都是通過在中國境內的運營的子公司福建先創操作的。”公司的這個口徑讓人一目了然。

而福建先創的核心,就是年紀大戴芙蓉12歲、現年50歲的堂兄戴國良。“戴先生是工程師,他在電信行業具有逾20年的研究、生產和銷售方面的經驗。”

早在1989年,28歲的戴國良就以7萬元,註冊成立了泉州市北峰電子儀器廠,1998年3月脫離了掛靠的集體企業。2002年4月更名為現在的福建先創電子有限公司。

星辰通信(01155)主席戴國良宣布破產 取消董事資格 02/03/2019

星辰通信(01155)宣布,執行董事戴國良於今年2月28日(周四)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破產。

按該公司章程規定,倘董事破產或接獲接管令或暫停還債或與債權人達成還款安排協議,則董事須離任。因此,戴國良已離任執行董事,亦不再擔任該公主席兼行政總裁,自2月28日起生效。

股份繼續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留下评论